盤點 | 2019上半年電力市場十大熱門事件回顧
2019已然過半,短短半年間,八個現貨試點全部試運行,第四批增量配電試點公布,電力市場化交易持續擴大,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全面放開。
身在其中的我們或許還未意識到,這些事件已成為歷史的節點?,F在我們一起來盤點下2019上半年電力市場最受關注的十大熱點事件,看看你還記得多少?
全國公示售電公司7595家
截至6月30日,全國累計公示售電公司7595家,其中已通過公示的公司7536家;累計公示數量最多的是山東、河北、北京、冀北、廣東等?。▍^、市)。還未開始公示的地區有上海、浙江、海南、西藏。
同一售電公司由于業務范圍涉及多個?。▍^、市)需在各地重復公示,去除重復公示情況,目前售電公司累計約4256家。
從售電公司工商注冊地來看,主要分布在全國30個?。▍^、市)。數量排名靠前的依然是山東、廣東、河南、河北、北京、江蘇等地。
電力交易中心股改:34家僅9家完成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于2018年8月聯合出臺《關于推進電力交易機構規范化建設的通知》,要求非電網企業資本股比應不低于20%,更鼓勵按照非電網企業資本占股 50% 左右進行股改,各電力交易機構股份制改造工作應于2018 年12月底前完成。
截至目前,只有廣州、山西、湖北、重慶、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 9 家電力交易中心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其中3家屬于國網范圍內(山西、湖北、重慶),其余6家全部屬南網范圍。至此,我國34個電力交易中心中,由電網企業獨資的占 25 個,采用股份制的為上述9個。
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
6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
通知中稱,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支持中小用戶由售電公司代理參加市場化交易。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電力用戶以及電力生產供應所必需的廠用電和線損之外,其他電力用戶均屬于經營性電力用戶。
售電公司代理用戶參加市場交易將會是主要形態,這意味著一個售電公司管理上萬用戶的時代來臨!如何管理海量的用戶合同?如何處理海量的交易和結算信息?也成為售電公司即將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第四批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出爐
6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規范開展第四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確定了84個項目為第四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
目前已有404個項目列入了增量配電試點,其中,第一批106個、第二批89個、第三批第一批次97個、第三批第二批次28個、第四批84個。
八個現貨試點全部啟動試運行
6月26日,隨著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現貨市場模擬試運行啟動儀式的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確定的第一批8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全部進入試運行階段,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2017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要求試點地區于2018年底前啟動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以加快探索建立電力現貨交易機制,發現電力商品價格,形成市場化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逐步構建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相結合的電力市場體系。
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公布
5月2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同時公布了2019年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名單,26個試點區域集中在湖北、河南、山西、黑龍江、天津、江蘇、寧夏、河北、陜西和安徽等10省份,總量限額為165萬千瓦,其中新建147萬千瓦。
這意味著歷時兩年籌備,備受行業關注的“隔墻售電”模式即將開啟,這也給很多風電、光伏項目和售電公司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電力現貨交易試結算
5月15日,在南方電網廣東電力調控控制中心的現貨交易專席上,全國首個電力現貨價格形成。5月20日,首次電力現貨交易結算出單。發電側190臺機組、用電側123家售電公司以及3家大用戶全部參與市場申報。
首次結算運行是現貨市場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已公布的市場交易數據表明,本次試結算由發電商自主申報擬出售的電量和價格,購電用戶自主申報擬購買電量,經過交易平臺競價撮合,并通過電網運行安全檢驗,每15分鐘形成一個電價,不同地方、不同時段用電價格不同,試結算發布的交易價格有效反應了市場供需和電網運行狀態的影響,真實體現了電能量的時間和空間價值,標志國內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央視財經頻道、新浪財經等新聞機構進行了專題報道。 截止目前,廣東已經開展了兩次月度按日現貨交易試結算。
一般工商業電價再降10%
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并再次提及“一般工商業電價再降10%”的問題。
總理稱:今年要再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這不僅讓工業企業受惠,商業企業也同樣受益?,F在電商有上千萬家,6億多消費用戶,電商是24小時營業的,我去看過,他們說計算機耗電的費用壓力不小,降低電價就可以讓利給消費者,也可以促進產業發展,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于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先后發布兩批措施降低一般工商業10%電價,第一批措施為電網增值稅率由16%降至13%,全部讓利于下游,該措施于4月1日執行。第二項措施于7月1日執行,主要從四方面著手: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減半;增值稅率和電網固定資產平均折舊率降低后,降低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水電、核電(除三代機組)非市場電部分增值稅稅率調整讓利下游;積極擴大一般工商業用戶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規模,通過市場機制進一步降低用電本。
電網開放歷史電量查詢
5月9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關于交易系統開通歷史用電量查詢功能的通知”,允許售電公司和用戶查詢分時電量和24個月的歷史電量,這意味著電網終于向外界開放了數據資源。
開通歷史電量數據查詢,為售電公司參與現貨交易、負荷預測、能效分析等業務提供了更有力的數據支撐,有助于售電公司實時掌控負荷,規避偏差考核風險,也有助于售電公司為用戶提供更加深入的增值服務。有專業人士稱“這是開啟了數據金礦!”
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發布
3月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公司三屆四次職代會暨2019年工作會議精神,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加快推進“三型兩網、 世界一流”戰略落地實施。國網在2019年兩會報告提出了“三型兩網”這樣一個新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要建設運營好“兩網”,這里所說“兩網”分別是“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泛在物聯”是指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之間的信息連接和交互。“泛在電力物聯網”將電力用戶及其設備,電網企業及其設備,發電企業及其設備,供應商及其設備,以及人和物連接起來,產生共享數據,為用戶、電網、發電、供應商和政府社會服務;以電網為樞紐,發揮平臺和共享作用,為全行業和更多市場主體發展創造更大機遇,提供價值服務。
- 上一條數據|售電量同比增6.1%,能源局發布1-2月電力工業統計數據2019-09-03 15:22:38
- 下一條返回列表2019-09-03 15:22:38